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中心

高級研究員袁國寶:182億天價罰單,中國的“阿裏巴巴”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 發佈時間:2021-04-19   編輯:  閱讀次數:71 ————

袁國寶互聯網趨勢觀察家、知名財經作家、新盟創始人、資深媒體人、新媒體行銷和品牌傳播專家。

 

寶哥說

匹馬立高臺,單槍挑烏雲。

 

收到182億的巨大“福報”僅兩天,阿裏系又遭到了迎頭重擊:
2021年412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再次聯合約談螞蟻集團,召開記者問答會。被問到“金融管理部門再次約談螞蟻集團有什麼考慮”時,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答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明確提出
,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切實防範風險。要從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高度出發,建立健全平臺經濟治理體系,推動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切實防範風險。”這是一句極為關鍵的話。



隨後,官方就螞蟻給出了五個方面整改措施:
一是糾正支付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在支付方式上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權,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糾正在支付鏈路中嵌套信貸業務等違規行為。
二是打破資訊壟斷,嚴格落實《征信業管理條例》要求,依法持牌經營個人征信業務,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則收集和使用個人資訊,保障個人和國家資訊安全。
三是螞蟻集團整體申設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全部納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監管,健全風險隔離措施,規範關聯交易。
四是嚴格落實審慎監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認真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控制高杠杆和風險傳染。
五是管控重要基金產品流動性風險,主動壓降餘額寶餘額。
聯繫4月10日,阿裏巴巴集團壟斷案公佈的處理結果——因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阿裏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行政處罰,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其2019年中國境內銷售額4557.12億元4%的罰款,計182.28億元。同時,發出《行政指導書》,要求其全面整改並連續三年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交自查合規報告。
可以說,一張182億天價的罰單,兩項勢如千鈞的“整改”措施,直指阿裏電商與金融的核心業務——“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一句話,正如一張鋪天大網牢牢裹住了阿裏。事情總會有一個結果。



面對這一起2020年至今,中國影響力******、輿情最洶湧、討論最激烈的商業動盪,以下幾個問題仍值得深思:
一是,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下,阿裏迎來靴子落地,還是真正拐點?
二是,阿裏系接連遭遇“重擊”,到底做錯了什麼?
三是,國家如此密集的措施,傳遞出什麼信號?
四是,以“阿裏”為代表具有壟斷傾向的公司是否為個例,在世界範圍內有普遍現象嗎?
五是,阿裏事件帶給中國互聯網巨頭,乃至整個商業社會什麼啟示?

 

 

1形勢依舊嚴峻!

先看第一個問題: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下,阿裏靴子落地,還是迎來真正的拐點?筆者認為,靴子還未真正落地,阿裏系的形勢依舊嚴峻!

雖然,在被監管再次約談的4月12日當天,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表示,國家開出的182“反壟斷”罰單不會產生實際負面影響。



並且,在收到182億罰單後,阿裏美股股價大漲逾9%——有觀點認為,資本市場對阿裏的信心出於兩點:

一是阿裏懲戒措施已經具化,以往風險的不確定性徹底消除;

二是阿裏182億罰金雖為迄今為止國內企業因反壟斷被罰金額最高一次,但在1—10%處罰比例中阿裏的4%僅處中段。
但是,4月12日公佈監管約談的內容後,阿裏最為倚重的螞蟻金服無疑被戴上“金箍咒”——實際上,借唄、花唄等消費信貸正是螞蟻乃至整個阿裏巴巴的現金奶牛。以2020年上半年為例,該項業務收入285.86億元,占總收入比例39.41%

五條措施,條條直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條條如千斤重擔壓在螞蟻身上。



比如,整改措施第一條:糾正支付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在支付方式上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權,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糾正在支付鏈路中嵌套信貸業務等違規行為。

這是一條卡脖子的“手段”——從淘寶購物到支付寶付費,多年來人們在網購付款時常出現默認開通花唄的情況——這就是支付寶與花唄“不當連接”,而花唄與借唄5億多用戶很大一部分就源於此。正因如此,“不當連接”一經掐斷,螞蟻集團的用戶源頭將受到極大影響。
更重要的是,整改措施第三條中:
螞蟻金服整體申設為金融控股公司,集團內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全部納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監管。 這是一條最為重磅整改的措施,可謂直抵命門。

某種程度上說,螞蟻集團在去年上市前夕將名字改為“螞蟻科技集團”,這便是打著科技旗號逃避銀監會的監管——據相關報導顯示,螞蟻金服曾以30億本金撬動了3600億放貸規模,杠杆率足足120倍。



可以說,在沒有監管之前,這只“螞蟻”杠杆就一度突破天際——這在任何國家都極度危險!但這次螞蟻集團在納入金融機構監管後,也意味著它躺賺時代徹底結束。 舉個例子。在沒有接受監管前,假若螞蟻借出10000元,利息可達2000元,但是,與螞蟻合作的銀行要出9800元本金,可螞蟻只用出200元,2000元的收益兩者需對半分——這意味著,螞蟻200元可賺了1000元,收益率高達500%。但在螞蟻納入金融監管後,借出10000元需承擔30%本金,假若利息不變,那麼收益率就降到了33%
正因如此,只此一條整改,就將螞蟻賺錢能力攔腰截斷,如此衝擊力度,遠非182億罰單能比。 再加上整改措施第四條:“螞蟻嚴格落實審慎監管要求,認真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控制高杠杆和風險傳染”,與整改措施第五條:“螞蟻主動壓降餘額寶餘額。”加持下,螞蟻集團的業務範疇與業務規模,都將受到極大的限制。
更不要說,在阿裏集團反壟斷事件中,除開182億罰單之外,阿裏集團在未來三年內還需持續整改——換句話說,未來三年乃至更長時間裏,監管層的視線將一直盯住阿裏電商平臺,高壓將一直持續。 

而在拼多多、京東等一眾電商平臺力量逐漸變強變大之時,此消彼長,未來將對阿裏電商市占率帶來更大的衝擊。可以說,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與“反壟斷”兩道巨刃面前,阿裏的基本盤受到了前所有為的震盪。
從這一點上說,這可不像是靴子落地,更像是一場拐點。

 

2阿裏系接連遭遇“重擊”,到底做錯了什麼?

求仁得任,求錘得錘。有觀點認為,這一切的導火索,無疑是57歲的Jack馬去年10月底在上海外灘發表了那一通驚世駭俗的講話——在不到四千字的演講裏,馬雲批評了傳統銀行的當鋪思想,批評了巴塞爾協議是老人俱樂部,批評了政府的監管邏輯。措辭激烈,遠超以往。



自此,風暴開始襲來:“螞蟻金服”變成“螞蟻今服”,上市被緊急叫停;“天貓”變成“過街老鼠”,國家監管正式入駐阿裏總部開始調查“反壟斷”,阿裏巴巴市值一度蒸發上萬億。以阿裏“反壟斷”密集爆發事件為例,可見“風暴”激烈程度: 

2020年12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阿裏巴巴集團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2020年1224日,《人民日報》評阿裏巴巴被調查 

2020年1224日,阿裏巴巴回應涉嫌壟斷被調查 

2020年1227日,調查組進駐阿裏巴巴現場調查全部結束;

2021年410日,阿裏巴巴集團被罰182.28億元 

2021年410日阿裏巴巴回應被罰:堅決服從;

2021年410日《人民日報》評監管部門處罰阿裏巴巴; 

2021年410日阿裏巴巴公開信:處罰是警醒和鞭策。2021年412日,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表示,這次處罰不會產生實際上的負面影響...... 

在半年不到時間,阿裏事件每一次震盪,都點燃著公眾的情緒——若翻閱中國企業發展史,有如此巨大影響的事件可謂從未發生。

那麼,拋開馬雲的講話,阿裏到底做錯了什麼?某種程度上說:曾經的言行,正換來了今天的懲罰。



“匹馬立高臺,單槍挑烏雲。”
這是在2019年6月,家電企業格蘭仕發佈的一則“藏頭”聲明——自20195月格蘭仕拜訪拼多多後,便遭到天貓限流,淘寶搜索訪客數“斷崖式”下滑,甚至一度無法搜索到其官方旗艦店,格蘭仕損失慘重。

羅馬並非一日建成,阿裏“二選一”的問題也早已存在。

時間往前,2015年京東開始起訴阿裏“二選一”,並向其索賠10——官司持續了數年,但因為天貓方面主張此案由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一度陷入法院管轄權之爭。但是,儘管在多家平臺以及眾多商戶的集體抗議與鬥爭之下,阿裏在此期間表現強勢,堪稱霸道。比如在2019年10月,阿裏巴巴集團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甚至如此回應:
“二選一”本是正常市場行為,也是良幣驅逐劣幣,平臺為組織大促活動必須投入大量資源和成本,也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商家品牌在貨品、價格等方面具有對等力度,這是最樸素的商業規則。

 

作為一家將“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寫進願景裏的行業龍頭,阿裏“二選一”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諷刺——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擠壓平臺商戶謀取不正當利益,以及變相打壓對手的行為,就這樣一直持續著。這已經算是一種“溺愛”。
另一方面,阿裏集團的“親兒子”:螞蟻金服,在近些年也可謂是在刀尖上舔血。“消費主義”浪潮洗禮下,消費貸對年輕人的腐蝕作用無需多言。更重要的是,螞蟻金服的系統性風險若放任自流,勢必將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害。在高杠杆的加持下,以及螞蟻掌握數億用戶的私人數據,佔有對私人數據的支配優勢後,螞蟻金服的“嗜血本性”已經抑制不住。

 

屠龍少年終成惡龍,這是一個教人感慨的故事——而這一切的一切,又回到前文那句話: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切實防範風險。

 

3國家密集的措施,傳遞出什麼信號? 

首先,國家監管的手段是密集而持續的。比如:去年“雙十一”前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意見徵求稿)》:對二選一、刷單、刷評、大數據殺熟等平臺公司的行為做出嚴格限制——受此影響,去年11月11日當天,阿裏巴巴、京東、美團、拼多多四巨頭市值共蒸發近萬億元。

 

到去年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緊接著對阿裏巴巴、閱文集團、豐巢“開刀”——這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伴隨的是分別被處以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再到2020年底,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牽頭召開了一場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會上,阿裏巴巴、騰訊、京東、美團、百度、位元組跳動、貝殼、快手、滴滴、新浪微博、拼多多、國美等26家巨頭被邀喝茶。到今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互聯網領域十起違法事實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十二家企業被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最重要的是,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明確要求:
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調子已經定下,暴風雨隨即降臨。只不過,是阿裏率先中招。先前,新財富一篇文章《收割者:騰訊阿裏的20萬億生態圈》指出:“通過近年5000-6000億元規模的投資並購,騰訊與阿裏巴巴分別構築了10萬億市值的生態圈,5年間膨脹了10倍。
這是一組誇張的數字:上海市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8萬億元;深圳3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1萬億元;A股總市值10萬億美元。騰訊與阿裏的資本能量,甚至已能與一座一線城市比肩。

當然,規模不是原罪,但利用規模去壟斷,去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和擠壓中小企業生存空間,並對平臺用戶價值壓榨,才是互聯網巨頭們******的問題——而這,正是國家頻繁出手的直接原因。

 

更重要的是,事情也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事實上,橫向擴張的互聯網巨頭們,正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近年來,中國所謂的互聯網巨頭們在強大資本加持下,肆意橫向發展,滲透到人們生活方方面面,一家公司崩潰則勢必摧毀掉一群普通人的生活。最直觀的例子,無疑是螞蟻集團花唄、借唄,以及京東白條和各大互聯網平臺互聯網金融,正在肆意摧毀中青一代的意志與人生。 

此外,互聯網巨頭們所做所為,正在將風險轉嫁給社會——巨頭們頻繁入侵傳統行業時,顛覆性的創新力已經難覓,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憑著補貼與價格戰,在打垮了一眾中小企業後,不斷破壞著行業生態。比方說,共用單車、共用汽車等共用經濟,無不留下一地雞毛。 

最後,互聯網巨頭們正在用自己的優勢地位謀取壟斷利益——在強大的資本助力下,巨頭們借助流量、平臺、大數據,補貼、優惠、價格戰,牢牢控制住了人們的生活,“贏者通吃”的惡性循環壓制不住,橫加壟斷人們衣食住行所有行業,隨後再收割利潤。美團大數據殺熟是,天貓“二選一”也是。
此時此刻,整個社會,無路可退。

 

4這是一場全球的鬥爭

那麼,以“阿裏”為代表的具有壟斷傾向的公司,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嗎?
答案是肯定的。

2019年10月,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就發表了一項針對新技術巨頭的調查報告,結論顯示:亞馬遜、蘋果、臉書和穀歌等四家巨頭,已從“富有挑戰精神的初創企業”變為“我們曾在歷史上看到過的如石油大亨和鐵路大亨那樣的超級壟斷者”。

 

以亞馬遜為例。過去二十年,亞馬遜收購了至少100家公司——從收購直接競爭對手ZapposQuidsi,到收購智能傢俱安防業務的中國初創企業Blink,亞馬遜利用大數據儲備來確保其壟斷地位。更嚴重的是,亞馬遜利用恐嚇平臺第三方賣家、強制仲裁、增加賣家費用、佔用第三方賣家數據和捆綁自家廣告的行為,來不斷鞏固自己的壟斷優勢。
在互聯網巨頭的壟斷擠壓下,美國的各個產業也吞下著前所未有的“惡果”——資料顯示,近十年美國針對新企業的早期投資持續下滑,數字市場中的創業率:“初創公司和年輕公司的份額”,更是從1982年的60%跌至2020年的30%以下。
到了2020年109日,美國眾議院對4家巨頭開展了長達16個月的調查,做出了449頁的報告——報告顯示,技術巨頭們在關鍵業務領域具有強大的“壟斷權”,濫用市場主導地位,阻礙了創新,減少了消費者的選擇。視野置於歐洲,反壟斷的鬥爭也在一直在持續。
以罰單為例。
有人計算過,僅2016年歐盟就對涉嫌壟斷的企業開具近了40億歐元的罰單——有趣的是,2015年美國高通公司因壟斷行為被國家發改委處罰60.88億元,是其2013年在華收入的8%

 

相較阿裏的4%,國家可謂已高抬貴手。 

此外,在各類監管措施上,歐盟同樣頻頻出手。比如,早在2018年歐盟就發佈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對當時蘋果、臉書和穀歌三家公司涉及數據壟斷和非法逃稅行為重罰。20201215日,歐盟最新公佈了兩項有關數字服務和數字市場的法律草案,意在實現對對矽谷技術巨頭們的監管。

全球範圍內密集的監管、調查、處罰,正說明一個最直接的道理:當所謂的高科技企業發展到如此規模時,他們已經徹底喪失了自愈與自律的能力。
正如2020年12月,《紐約時報》邀請立法者與科技和政策領域的專家對技術巨頭問題開展討論,得出的結論那樣:“(技術企業)自律時代已經結束,需要國家採取行動”。

更糟糕的是,受技術的加持下,世界範圍的科技巨頭們的壟斷行為帶來了行業生態破壞,更是遠超以往——一位穀歌的前雇員在《紐約時報》那場討論會就說到:100年前反托拉斯,浮出水面的問題看起來像一座冰山,問題都是浮出水面之上的;而數據時代,露出水面的冰山僅僅占了10%,90%隱藏在冰山之下。

 

可以說,在第四次技術革命下,世界範圍內已經掀起了一場的反壟斷的戰爭——而交戰雙方:互聯網技術巨頭與各國政府,兩者的衝突正在持續升級。

從這一點上說,近期國家在“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指導方針下,開具了一系列密集而強力監管措施,不單是就國內“二選一”、或依託演算法推薦、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進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一種及時糾正,更是一種世界範圍內的大勢所趨。 

而這,並非是對阿裏巴巴的單純的“教訓”。

 

5記住課本上的三句話!

回到最後一個問題:阿裏事件,將帶給中國互聯網巨頭,乃至中國整個商業社會什麼啟示?

第一句話,寫在政治課本上: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4月10日,在阿裏“反壟斷”處理結果公佈後,《人民日報》就發文評論:“並不意味著否定平臺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並不意味著國家支持平臺經濟發展的態度有所改變,而是要堅持發展和規範並重,把握平臺經濟發展規律,建立健全平臺經濟治理體系,推動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對阿裏來說,經此一役,可謂警鐘長鳴,但未來仍舊可期——只要及時徹底地整改,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放下這些年的傲慢與偏見,阿裏依舊有機會去擁抱偉大,去成為一家真正“活102”的公司。

第二句話,寫在黨史課本上: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實際上,不少打著創新科技的中國互聯網巨頭們,近些年多少有些“心術不正”——一方面,他們在終端領域肆意擴張,對零售、醫療、消費金融、網貸、網路支付、出行、住房、媒體、旅遊、物流等一切,來錢快、能講故事、玩得了資本遊戲的領域樂此不疲,並以此獲得了巨額利潤。另一方面,這群巨頭們還冠以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概念上市套現,或者借此窺探人們隱私,不斷大數據殺熟,擠壓平臺商戶,以壟斷地位謀取不正當競爭的利益。

可以說,他們的眼睛始終盯著人們的錢包。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互聯網巨們一直缺少內核式創新——在需要時間空間,去真正能帶來技術顛覆的創新,他們一直興趣不大。

但時至今日,互聯網巨頭們橫向畸形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據數據顯示,2016年之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就進入了瓶頸。曾有觀點指出,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紅利,如今紅利消失,一切重新開始,在利潤下滑後他們則肆無忌憚,屢屢挑戰商業和社會的底線。

假若此時此刻,這幫巨頭仍不知悔改——阿裏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天。

第三句話,寫在歷史課本上:商鞅變法,重農抑商。

  

實際上,而重農抑商經過千年發展,核心在於:保護生產專案,打擊不從事生產專門食利的行業。

可以說,在這片古老又新生的大地上,中國的新老一批企業家要想獨善其身,一定需引以為戒。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商業的競爭最終目的都在於壟斷獲取******收益,這是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繞不開的困局——而自由經濟思潮******陷阱之一,就在於認為經濟能自愈,商業能良性發展,而無需借助外部力量乃至政治力量去主動調控。

但是,在歷經多次經濟災難,尤其經歷了2020年疫情的洗禮後,人們一定會發現:不靠外在力量干預,商業就能自愈就能良性發展,這無疑是資本家們的一句鬼話。2009年,時年86歲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接受《海峽時報》專訪時談到李嘉誠,就一針見血地指出: 

“他製造了什麼行銷世界的產品了嗎?沒有!他的巨大財富來源於他壟斷了房地產和一系列的民生工程,他對經濟的發展實際上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從這一點上說,在阿裏事件臨近尾聲時,對整個中國影響更為深遠的是:起碼在今天,靠壟斷結盟去謀取巨額的利潤,靠擠壓人民生存空間謀取畸形發展的商業模式,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是行不通的。
而對於馬雲老師來說,半年內經歷輿論的刀山火海,人生感觸或將更深一些。海明威曾說:“我用幾年時間學會說話,但卻用一輩子時間學會閉嘴。”

這一次,他終於學會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