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中心

保險業如何“鏈”上區塊鏈

———— 發佈時間:2020-11-05   編輯:  閱讀次數:40 ————

1

區塊鏈賦能保險好處

 

01 保險本質是互助 

保險行業所面臨的難題,都與信任有關系。區塊鏈作為“價值流”和可信驗證最直接的實現工具,天生具備金融的屬性。保險的“大數法則”與區塊鏈的集體共識具有“基因相似性”。因而,賦能保險業是最早落地的區塊鏈應用之一。自動核保核賠以及降低保費是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在保險業,區塊鏈將在靜態登記、身份識別、智能合同、動態記錄、支付設備和驗證數據等方面被廣泛運用。

02 針對目前行業“痛點” 

未來可借助區塊鏈技術進行個人身份、醫療健康和資產證明等身份認知,通過共用連續的投保人資訊指定精准的保險價格和核保理賠,運用智能合約減少人工成本,提高核保索賠以及賠付的效率。

03 擴大承保風險可保性範圍 

區塊鏈技術將擴大承保風險的可保性範圍,減少保險欺詐,並優化保險公司與仲介機構之間的委託代理關係。

04 運用大數據和製造應用場景 

此外,保險公司通過運用大數據和製造應用場景等,激發消費者的保險需求。此舉將有效解決資訊不共用造成的欺詐風險;機構間資訊不透明和低效造成的流程冗長;服務水準不足造成的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矛盾。近年來,保險公司紛紛加碼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LumenLab是保險業巨頭MetLife亞洲分公司的附屬公司,其區塊鏈保險產品Vitana可以為有妊娠期糖尿病風險的孕婦提供經濟保障。運營效率方面,該產品在移動端實現,客戶在Vitanaapp上購買保險後,Vitana可以安全連接到客戶的電子病歷並即時出具保單;如果客戶確診,系統還將自動支付,無需客戶提出索賠請求。數據隱私方面,Vitana執行“參數承保”(Parametric Underwriting),平臺可以提高數據安全性,這意味著保險公司對用戶的個人醫療數據沒有訪問許可權,而是在用戶手機端,通過區塊鏈後端自動觸發支付並消除索賠。


2

數據共用成難題

 

01 開放性與行業數據割裂矛盾

首先,區塊鏈的開放性,與行業內外數據割裂之間的矛盾,極大地限制了區塊鏈價值功能的實現。保險產業鏈長,上下游包含醫療、健康、養老各行各業,數據共用的外部環境並不理想。

02 打破行業現有利益格局 

其次,透明帶來的公正將打破保險行業現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對於任何行業,技術改造易,觸碰利益難。再次,區塊鏈技術發展自身的成熟度也影響著業界對它的應用,區塊鏈保險在實際運用中存在解決速率和存儲空間等問題。最後,區塊鏈的應用給監管帶來的挑戰也值得關注,不排除區塊鏈也可能引發新的問題和風險,有業內人士擔憂保險領域可能出現“區塊鏈亂象”。

03 考驗資金實力和領導魄力 

在現階段,對區塊鏈進行大量的摸索和投入,考驗著保險機構的資金實力和領導魄力,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決任何的技術問題都不能僅通過單一學科,把技術和業務結合起來,一方面讓技術優化可以更聚焦,另一方面則可反哺業務,更好地發現業務的痛點和難點。未來針對基於區塊鏈之上的業務領域,科技監管和穿透式監管將是趨勢。區塊鏈採用多方驗證的互動式共識平臺,能夠提高交易主體的信任機制,實現區塊鏈業務間的自我監管,可減輕保險監管的壓力。“以鏈治鏈”能有效防範區塊鏈亂象。


3

區塊鏈

 

01 區塊鏈如何賦能保險業 

以上是保險在區塊鏈產業的應用舉例:

區塊鏈如何賦能保險業?支付寶等機構紛紛推出為保險業賦能的區塊鏈專案。

支付寶旗下的螞蟻保險和信美相互公司聯合推出的「相互保」等產品,聲稱通過區塊鏈技術確保索賠過程不可篡改,並做到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查詢到,完全公開透明。專案方希望借此可以大幅降低欺詐發生率,降低真正的風險損失。

02 產品本身因多種因素被詬病 

然而,上述嘗試畢竟只在核保、索賠等個別環節應用了區塊鏈技術,其產品本身也因多種因素被詬病:如保額低、期限短、先理賠的人承擔低保費、低年齡段人承擔高保費、收取理賠後10%管理費有悖保險初衷等。可以說,區塊鏈在該產品中噱頭大於實際用途。

03 從保險業痛點著手 

    (1)小編認為,要真正令區塊鏈賦能保險業,要從保險業的痛點著手。現有的保險體系下,約30%的保費用於支付銷售傭金、運營費用等公司成本以及儲備預留資金等。但從資訊流和現金流的角度衡量,現有的保險流程在資訊存儲、保費估算、賠償等環節並沒使得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2)區塊鏈去中心化、分佈式等特性可以令業務環節中每一個細節都得到永久性記錄,從而儘快建立保險提供方與潛在投保人之間的信任、簡化和加速保險申請流程、快速生成核保結果、減少行銷和銷售成本、提高用戶忠誠度、保護用戶隱私、為保單持有人提供保單貼現服務、幫助保險監管機構及保險公司加強合規監管。

04 國內保險業發展可期 

    (1)具體來說,在身份驗證階段,可將投保人身份認證唯一且確定地記錄並儲存在區塊鏈上。不論其在多個保險公司投保,或是向同一家公司購買多種保險,都不需重複填寫身份資訊。在理賠時也不需提供其他身份證明。同時,投保用戶可以掌控加密令牌用於哪些場景的KYC(Know Your Customer政策,為反洗錢制度基礎)需求方,也可撤銷對某個需求方的資訊授權。用戶若需要增加核驗機構的簽名和增補個人資訊,這些增補項都將帶有時間戳記錄在區塊鏈上。

    (2)在理賠環節,針對大多數的小額理賠事件,如航班延誤,可將保險合同以智能合約的形式保存在區塊鏈上。一旦機場應用程式介面將航班延誤情況上鏈,利用智能合約的自動執行功能,在幾分鐘之內即可完成自動理賠,類似的場景還可能發生在天氣險等其他險種。個別需要人工理賠的情況,也可在區塊鏈迅速讀取投保人的身份認證、所有理賠請求、帳戶資訊和反欺詐分析的資訊,大幅縮短理賠時間,提升客戶理賠體驗。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官網,中國2016年保費總收入3.09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保險深度4.16%,人均保費2258元。根據保險「新國十條」的發展目標,至2020年,中國的保險深度將上升至5%,人均保費將達到3500元。結合海外發達保險市場的經驗,中國未來數年間保費還有望保持15%左右的增長,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至少還有1倍的提高空間,在「保險姓保」政策推動下,在人口老齡化、中產階級崛起、消費升級等因素的催化下,中國保險產品將從理財走向保障,產品消費屬性將持續提升,保險行業仍屬朝陽行業。區塊鏈技術賦能保險業適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