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2020-10-31 編輯: 閱讀次數:82 ————
编者按
9月24日下午,2020海絲之路(中國·寧波)文化旅遊博覽會舉辦文化金融合作高峰論壇。論壇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發展”為主題,邀請文化企業代表、投資機構代表、相關領域專家展開對話,總結寧波市文化金融合作的成功經驗,診斷現階段文化金融面臨的新難題,謀劃“十四五”文化金融融合發展新路徑,為全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論壇現場,《國家文化金融藍皮書》主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新經濟研究員高級研究員金巍作題為《走向繁榮:“十四五”時期我國文化金融發展趨勢展望》的主題發言。他指出,2016年以來,我國文化金融發展進入成長中的調整時期,“十四五”時期我國文化金融將走向繁榮,這是在大疫之後、大變局之下、大時代之中的選擇。金巍從制度供給、市場、金融科技、數字文化、產業融合、經濟發展這六個方面分析了“十四五”時期我國文化金融所呈現出的發展趨勢:
第一,制度供給持續,文化金融政策體系基本形成,推動文化金融服務更加專業化。
“十三五”期間,我國文化金融政策已經具備了體系化的雛形,文化金融服務已經實現初步專業化。《文化產業促進法》即將正式實施,其中與文化金融相關的內容基本反映了我國多年來在文化金融政策領域的主要成就,也為未來“十四五”期間文化金融政策定下來一個基調和方向。
“十四五”時期,文化金融政策進一步豐富,頂層設計與實際政策績效並重,精耕細作。此外,在政府的推動下,文化金融“四化”程度會大大提高,即機構的專業化、人員的專業化、產品的專屬化、市場的專門化都會提高。可以預測文化銀行、文創銀行會出現,專門的文化保險公司也會成立。
第二,資本市場改革推動,文化產業股權融資市場反彈,回到正常水平線上。
“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銀行信貸規模持續擴展,債權類文化金融支撐平衡發展局面。為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十四五”期間將大力推動資本市場改革,這有利於文化產業股權資本市場重振。在金融改革的推動下,文化產業股權融資市場反彈,有望回到正常水平線上。
第三,金融科技推動文化金融場景化革命,構建新型文化金融基礎設施。
“十四五”時期,金融科技在文化金融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將出現更多的應用場景,引發場景化革命。現在這種場景已經有雛形,但應用落地的不多,在“十四五”期間會廣泛的落地、應用。包括文化企業征信、文化資產估值、收益評估與證券化、文化數據資產、小額貸款、文化眾籌、文化企業供應鏈金融、文化消費金融、文化產權交易等。通過技術以及構建這些應用場景來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在金融科技的支撐作用下,也會構建新的征信體系與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第四,文化和數據深入結合。
數字經濟下,新的文化生產方式將取代傳統方式,數位化生產、數位化商業模式、數位化消費,這些變化將帶來文化企業資產結構的改變,文化數據資產成為最重要的資產類型之一。
第五,在產業融合趨勢及文化動力作用則強增強的背景下,資本推動文化創意無邊界融合。
以後的文創產業特點就是去邊界、融進生產生活、弱意識形態。文創產業將融進創意休閒農業、工業文旅、文創小鎮、文化建築與居民、文創生活消費品、城市景觀設計等領域。
第六,文化金融將進一步融入區域金融改革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更加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體系。
“十三五”期間,文化金融的定位已經發生變化:文化金融不僅是文化經濟政策中的一種保障措施,同時,文化金融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產業業態,成為文化市場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期間文化金融將進一步融入區域金融發展版圖,文化金融在區域性金融改革中的地位有望得到提升。同時,文化金融進一步融入區域經濟和城市經濟發展藍圖和國家戰略。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