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中心

袁國寶:阿裏、京東、蘇寧爭搶的這個領域,會成為互聯網的新戰場?

———— 發佈時間:2020-09-28   編輯:  閱讀次數:35 ————

 

袁國寶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移動互聯網趨勢觀察家、資深媒體人、知名財經作家、新媒體行銷和品牌傳播專家、國際新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宝哥说
線下小店是無法被取代的,相反,在OMO越來越普遍的今天,“小店經濟”反而能夠煥發更大的生命力。

當拼多多從“五環外”走上了納斯達克,人們發現,原來在阿裏和京東的嚴防死守中,拼多多找到了一條縫隙,並迅速成為了中國電商的第三極。原來,只要找到合適的市場,機會依然有。
在拼多多的“農村包圍城市”獲得成功後,下一次機會在哪里?

現在來看,線上的機會或許還並不明朗,但是,線上賦能線下的機會,大概率會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夫妻小賣店裏。
不過,巨頭們顯然已經看到了這裏的機會,小小的夫妻店,已經成為巨頭博弈的新戰場。
巨頭相繼加碼“小店經濟”
不同於拼多多、趣頭條和快手這下沉三巨頭,在“小店經濟”這個領域,後發者已經幾乎得不到機會了。巨頭已經紛紛佔領了這個領域。



蘇寧小店雖然一直並不怎麼賺錢,但在“太子”張康陽掌控之後,依然在調整。比如,與馮氏零售達成利亞華南的股權轉讓協議,再比如,進行門店優化,現在,蘇寧小店已從最多時的5000多家關至1400多家。

不過,蘇寧顯然並不死心,作為管道下沉載體,蘇寧小店依然被寄予厚望。最新消息顯示,蘇寧小店宣佈全面開放門店加盟,設立3年內加盟10000家門店目標。雖然加盟方式讓外界頗多質疑,但以加盟方式進行擴張,不但可以緩解蘇寧的資金流問題,還能夠將散落的眾多小店集納到蘇寧的體系裏來。
除了蘇寧,張近東的老對手劉強東也在做同樣的事情。7月31日,京東新通路發佈消息:京東便利店將在全國多地開放特許加盟合作,北京、上海、成都、濟南等城市在列。據悉,京東便利店除了提供優質貨源外,京東還將輸出品牌、模式和管理,實現對傳統小店的升級。
而早在今年6月2日,京東還發佈了“星星之火”地攤經濟扶持計畫,組織超過500億的品質貨源,為每個小店提供最高10萬元無息賒購,佈局地攤和小店經濟。
同在6月2日,微信支付也對外宣佈,面向平臺超5000萬小微商家,將推出“全國小店煙火計畫”,線上下線上一體化、福利補貼、商家教育指南、經營保障支持方面輸出四大全新數位化政策,助力小微商家。



線下的門店商家,可以通過小程式店鋪範本快速搭建線上門店,錄入門店商品並生成下單碼,一鍵發送給顧客好友;同時通過“朋友會員”功能配置折扣優惠活動,在朋友圈及社群宣傳拓展客戶流量,為線下攤店引流提升複購率。
按計畫,商家不僅可免費獲得20萬保額的“微信安心收款計畫”保障,還可通過“收款小賬本”小程式的“商家保障中心”升級為100萬保額的“收款安全險”保障。
此外,商家可積累積分免費兌換微信支付多元化的生意、生活資源,包括騰訊王卡、微信讀書券、騰訊視頻VIP卡等。

小店的數位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會成為今後線下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按每個數字小店每天接待200個消費者計算,150萬家小店帶來的線下人流量將達到3億。這是一個巨大的線下流量,同時也是一個全新的運營陣地。

佈局新零售的阿裏自然也不能放過。8月28日,阿裏零售通對外發佈“W計畫”,向其所覆蓋的150萬家社區零售小店全面開放數字操作系統。
據悉,作為國內的******的快消B2B平臺,零售通已覆蓋全國150萬家線下零售小店,並已和95%以上的知名快消品牌建立了可持續的發展關係。在後端,零售通聯合菜鳥打造了強大穩定的供應鏈系統,阿裏倉已覆蓋全國210個城市和83%的街道,承諾送達準時率達96%以上。

“W計畫”則是零售通向其所覆蓋的150萬家小店開放包括POS機在內的數字小店操作系統、10000款小店管道專供新商品,向小店提供包括免息賒購、滯銷賠、過期賠等金融扶持政策,並打通支付寶、淘寶、餓了麼、大潤發等阿裏經濟體資源幫小店引流增收,打造更多的日銷萬元的小店。



阿裏的零售通,京東的新通路,蘇寧小店,還有微信支付,巨頭們已經開始在夫妻店這個領域跑馬圈地了。
一方面在於,政策層面的支持。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發佈《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啟動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發展15種新業態新模式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確鼓勵發展新個體經濟,包括支持微商電商、網路直播等多樣化的自主就業、分時就業,發展微經濟、鼓勵“副業創新”,著力激發各類主體的創新動力和創造活力,打造兼職就業、副業創業等。
而另一方面,線下的一個個小店,會大概率演變成全新的流量入口。巨頭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佈局的機會。
不過,這些小店,未來的方向,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呢?
小店的未來:社群團購or鬆散式便利店
從目前來看,作為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入口,巨頭們將小店聚集到自己的麾下之後,最有可能的方向就是兩個。


 


第一,巨頭整合供應鏈和品牌,小店店主負責日常經營。這些小店就變成了加盟形式的便利店。其實,線下的商業連鎖機構,已經開始逐漸數位化。
7-11、羅森、全家等傳統連鎖超市,在選址、運營、人員標準化培訓,以及供應鏈管理方面,都是非常成熟的。主要的弱點就在於數位化賦能層面,而便利蜂這樣的新生力量,給了他們全新的啟發。
而京東、阿裏這些由線上轉線下的巨頭,數位化、智能化是長項,更需要在商品結構、區域內物流配送等方面進一步提升。聚合起來的夫妻店,就成為了他們的試驗場。所以我們看到,雖然這些小店業務並不能帶來高額利潤,但流量入口和區域物流配送經驗的積累,讓這些互聯網巨頭難以割捨。
第二條路,就是轉向社區團購。據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72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2%,預計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
而上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社區團購發展極快。興盛優選、十薈團和同程生活接連完成大額融資。十薈團接連完成3輪共計2.5億美元融資,同程生活完成一輪2億美元融資後,宣佈與鄰鄰壹完成戰略合併,興盛優選也傳出完成8億美元融資的消息。此外,美團、拼多多等互聯網公司也開始在社區團購業務上投入重金。
所以我們看到,騰訊押注了“興盛優選”;阿裏選擇了“驛站團購”和“十薈團”;滴滴推出社區團購業務“橙心優選”;美團成立“美團優選”;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同程旅遊孵化“同程生活”等。 
社區團購的生意模型是,平臺在社區招募團長,團長運營社區社群,每天集合所有的訂單,次日集中進行配送。團長按成交額提取一定的傭金。這種模式,天然適合深入社區的小店。



也就是說,這些夫妻小店,成為了區域物流最後一公里的天然節點。可以說,這些小店,天生就適合社區團購這種全新的業態。
據悉,零售通已成立創新部門,其中一個業務方向就是社區團購,與大潤發的生鮮供應鏈緊密配合。快消與生鮮,電商滲透率都比較低,仍以線下為主要消費管道,恰恰順應了即時消費新趨勢。
在阿裏巴巴數字經濟體內部,從服務半徑來看,大潤發輻射10公里,盒馬打造“3公里生活圈”,以百萬計的零售通小店將中間空白填滿,完成了對線下即時消費場景的全覆蓋。零售通還持續推進小店接入餓了麼配送平臺,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社區商圈”,讓小店的“腿”延伸至300米之外。
線下小店是無法被取代的,相反,在OMO越來越普遍的今天,“小店經濟”反而能夠煥發更大的生命力。
中國600多萬家社區零售小店,互聯網巨頭在“小店經濟”上跑馬圈地,不但能夠提供上千萬個就業崗位,還能夠為自己拓展更大的流量入口,同時獲得數據、資金的沉澱,成為了經濟學意義上的“帕累托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