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2020-04-17 編輯: 閱讀次數:168 ————
這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首次公佈負的GDP增長數據。我認為與世界各國相比,中國的GDP首季下降情況仍屬於可接受範圍。但是失業率統計可能低估了。因為還有很多企業因為各種原因,目前可能處於非滿負荷工作,部分員工無薪休假,應儘快採取扶持中小企業和某些受損嚴重行業的重點企業,以免出現大規模失業的衝擊。通脹數據處於高位,特別是豬肉價格漲幅過大,受到疫情影響,在需求端萎縮之後,會出現供給端萎縮,仍有很大可能繼續推高通脹水準。電商和高技術產業增加明顯,說明疫情加速了企業轉型,但是第二產業受到嚴重衝擊,消費仍然明顯收縮。
央行在節後開始就積極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持,避免了股市、債市引發系統性危機。這是央行救市的階段。負面影響是一些資金滯留市場之中,但是一季度企業發行了大量信用債。整體上看,目前流動性情況較好,未來仍需進一步疏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部門和支持大型基建專案建設。央行貨幣政策調控空間仍很大。
LPR本來上個月應該下調5個基點,下周可能連通本月降息一起實施,因此幅度會比較大。第一季度百城房價統計顯示大部分城市漲幅為零或小幅上漲,表明目前“房住不炒”政策控制得當,雖然房地產投資減少,但是不一定現在有必要下調5年期LPR。這種幅度的下調,信號意義比實際作用要大。
從美聯儲採用的這些類QE做法來看,中國人民銀行還從未採取過相關措施,因而這類工具調節的空間更大。目前央行調控政策騰挪空間較大,暫時可能不會採用這類做法。但是我一直建議央行考慮收購一些銀行發放的中小企業貸款,這樣能夠更有效地激勵商業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降准和降息一直都在進行,我認為經濟處於下行期,降准降息後續仍將根據宏觀經濟情況推出。
基於3月份的PMI,我認為在全面實現復工複產之後,應該會有更好的數據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