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高級顧問,學術委員會委員陳永偉教授:探索互聯網競爭的中國道路

———— 發佈時間:2020-12-23   編輯:  閱讀次數:56 ————

導讀

2020年12月19日,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年會在北京召開,《比較》雜誌研究部主管、國際新經濟研究院高級顧問,學術委員會委員陳永偉先生應邀參會。在“分論壇4:互聯網競爭政策”的主題報告環節,陳永偉先生以“探索互聯網競爭的中國道路”為題進行報告。他指出,要解決中國互聯網競爭的問題,應當考慮到中國互聯網競爭的獨特性,用好中國獨特的制度優勢,有針對性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方案。(以下內容根據會議現場速記整理,並經演講者確認無誤後發出)

 

 

探索互聯網競爭的中國道路

陳永偉 | 國際新經濟研究院高級顧問,學術委員會委員

 

謝謝薛老師的邀請。

 

今天講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探索互聯網競爭中國道路”。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很多互聯網平臺異軍突起。這些平臺帶來了巨大的效率改進,為人們帶來了很多便捷,但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例如,就業、隱私保護、對創新創業的影響等。很多人認為,這些問題源於平臺的壟斷。例如,美國眾議院最近出了一個關於互聯網平臺競爭問題的報告,就對互聯網平臺大加批判。在報告裏,互聯網平臺巨頭被批為比20世紀初的壟斷企業更為可怕的存在——當時的企業雖然壟斷,但本身還創造很多就業,例如洛克菲勒鋼鐵,創造的就業比整個美國陸軍還多,而現在的科技巨頭則是用人工智能消滅就業,帶來就業問題。除此之外,互聯網平臺還侵犯隱私、控制言論、抑制創新,由此產生很多問題。

 

面臨互聯網平臺帶來的所有問題,美國和歐洲都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歐洲用非常強的反壟斷力量敲打科技巨頭,同時出臺了GDPR、DMA、DSA等嚴格的法律進行嚴格約束;美國則是帶有波動性的方案,由於兩黨主張不同而波動,帶有政黨色彩,嚴監管和松監管的輪回。對於中國來講,這些方案自然有可以借鑒之處,但必須認識到,它們並不能直接照搬過來解決中國的問題。事實上,歐洲由於監管過於嚴格,因此沒有一家互聯網平臺能夠發展起來,而美國黨政背景之下的監管也很難支持互聯網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對於中國來講,要發展好數字經濟,就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點,走出不同於歐美的第三條道路,也就是中國道路。

 

那麼中國道路怎麼走?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思考一下,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在我看來,似乎有幾個問題是亟需回答的:

 

第一個問題,有哪些問題是用競爭解決的,有哪些不能用競爭解決的?因為市場是會失靈的,有些問題用競爭解決不了,如貧富分化,競爭僅能解決事前意義上的不公平,而不能解決事後意義上的不公平。其實有很多問題本不是能夠由競爭政策所來解決的,硬要把這些問題推到競爭政策的話,可能讓這個政策承擔他不能承擔之重。

 

第二個問題,什麼叫競爭?競爭概念不斷演變,競爭的模式也在變化,反壟斷理論的提出是與產業組織理論結合在一起的,不同的產業組織理論流派對競爭的描述不同,而這種差異並未體現在法律中。因此我們是否需要將競爭新模式歸納出來,再考慮對其進行監管。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競爭是不是有時候不足了、有時候是不是過度了?不正當的競爭有不同的形式,需要區分究竟哪些競爭是好的哪些是壞的。

 

第四個問題是,阻礙競爭的力量究竟是什麼?以滴滴為例,滴滴為什麼有那麼高的市場份額?原因是它的監管合規標準非常高,不放鬆准入的話,沒有人競爭當然是壟斷,所謂高的進入門檻實際上在幫助他壟斷。

 

第五個問題,用什麼方法可以糾正存在的問題呢?其實競爭政策有很多,反壟斷是核武器,不能輕易運用,反壟斷是否有想像中那麼有用?其實可能沒有那麼有用。如果用這種方法進行監管,既打亂了市場穩定運行的進程,另一方面也並未實現目的。其實我們糾正問題的工具有很多,不是只有反壟斷。

 

除了對以上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外,我們還需要認識,中國本身有什麼不同於美歐的特點。我想,我們首先要考慮在制度層面上的不同。和美歐不一樣,中國有十分明顯的制度優勢。這決定了我們在面臨問題時,可以有超強的糾錯能力。這是我們能夠在互聯網發展早期敢於秉持包容審慎的底氣,也是我們的戰略定力。我想,在互聯網發展趨於成熟,亟需要進行科學監管時,這種制度優勢也是首先需要強調的。

 

除了制度特點外,我們還需要注意中國互聯網競爭狀態上的特點。中國和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區別是什麼:第一是競爭的業態,美國是每一家企業市場力量比較強,而中國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存在猛烈的競爭。第二是競爭領域,美國更多在高科技,中國更多是民生領域。第三普惠性方面,美國想方設法壓制雇員不重視員工,而中國是大力運用人工優勢。最後是中國的某些行業存在強烈的行業管制的色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壟斷。

 

在此基礎上,在構建中國特色競爭體系的時候,有幾個關係需要考慮:一是競爭政策與其他政策之間的關係,不是所有問題都用競爭政策解決;二是競爭政策內部體系的關係,不是只有反壟斷法;三是反壟斷與促發展之間的關係,反壟斷是要經過效率權衡和考慮的。  

在考慮了以上問題、特徵和關係後,我想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方案。這裏我給出幾點設想:

 

一是利用中國獨特的制度優勢,在黨的領導之下,在發展中解決問題,中國的制度優勢在於有超強的糾錯能力,可能並不是那麼怕錯。

 

二是處理好競爭政策與其他政策之間的關係,厘清邊界。這裏要解決的其實是產業政策的問題,產業政策要配套。很多的職能要從競爭政策中剝離出來。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而不能只用競爭政策一把鑰匙開所有的鎖。

 

三是處理好競爭政策體系內部的關係。競爭政策內部的體系是複雜的,工具很多,既有反壟斷,有反不正當競爭,也有公平競爭審查,以及市場調查等很多新型的競爭工具。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競爭工具,而不能僅僅考慮反壟斷,讓核武器常態化。這裏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其實各國都比較推崇的市場調查,以及有中國特色的約談等方式,都是很好的,連續性的競爭工具,它們可以避免很多反壟斷存在的弊病。但這些工具目前應用得還不夠,以後可以考慮更多選擇使用。

 

我講這麼多,最重要的一點,一定堅持黨的領導,用好我們制度優勢,我相信一定能解決好平臺問題。

 


說 明

以上嘉賓發言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單位或機構的意見。以上全部內容的著作權歸發言人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轉載自“電子商務法研究”微信公眾號